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November, 2021
Image
追忆恩师卢光武先生   易先良  编者按  :   本文作者易先良校友,1979至1981年就读于湖南私立新民中学(衡阳县六中)125班。1991年进入外交部工作,历任条法司国际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处处长、中国驻海牙大使馆政治与法律事务参赞、外交部气候变化办公室主任兼条法司参赞等职,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挪威王国特命全权大使。本文原发表于《人民周刊》2021年第17期,网络版于10月14日登出,现予以转载,供各位校友参阅。 今年是母校湖南衡阳新民中学成立100周年。沐浴着湖南新民运动的新风,新民中学应运而生,它的创办者是湘南最早一批共产党人和当地进步乡贤。 第一次听说新民中学是50多年前的事。六七岁时的一个晴好上午,我随爷爷上山砍柴,爷爷指着衡阳市区方向一个小山包,说那个山上的两栋二层建筑就是新民中学,希望你将来也能去那儿上学。 遂爷爷所愿,1979年9月5日一大早,我挑着80斤大米,怀揣65元学费和40斤粮票,徒步近10公里赴新民中学报到。行前,家父说,家里在建房,就不送你了,到学校若遇到困难,可去找卢老师。 由于迟到,学校新生报到注册处已经关闭。陪伴一担大米,我在学校那棵桂花树下坐着,见到年长的就说要找卢老师。过了半个多小时,我正捂着脸觉得无助时,一位微弯着腰、表情严肃但又不乏慈祥、年约半百的汉子来到我跟前,“我是卢光武,你找我?”我赶紧站起来,盯着他的布鞋说,“我父亲让我找您”。这半个小时真有度分如日的感觉,担心学校可能将我拒之门外。 光武先生引领我到总务处,很快办妥了入学手续。他又领我到122班班主任伍后恕老师家。伍老师是典型的湘妹子,秀眉一竖,“你还记得来啊!”光武先生打断了伍老师的可能呵斥,“他挑着一担米,走了20里来的”。伍老师的气一下子消了,掏出一张教工食堂的餐票,让我去吃午饭。 在伍老师的秀眉横对下度过了高一,她似乎从来没有表扬过我,因为我的成绩和表现让她失望,尤其是她的化学课,我总是在六七十分,再加上抽烟和每周六必须回家、周一早上才返校的坏习惯。“你如果能考上大学,我把你的鞋子提到大学去”,她用这句颇赋激励又极具刺激的湘语将我送进高二。 伍老师的餐票和犀利与柔美让我记忆深刻。40多年过去了,我常常回味起那顿午餐和她的师道威严与师风慈善。 高二的班主任恰巧是光武先生。他身负多年政治运...
我们的伍后恕老师 116班  邓晓红    1979 年秋天,14 岁的我,肩挑住宿行李,步行数小时,进入了我梦寐以求的六中,原新民中学。先在119 班,后来被分到理科116班。六中两年,得到一批最杰出的老师们的精心栽培​, ​真是三世有幸。我至今记得,在119 班,李富元老师, 既是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每天夜巡,检查我们是否安静入睡后才回家休息。沈檍林老师​的英语教学,为我打下了良好英语基础。高中时期​​一批名师恩师始终珍存在心中:禹玉仁老师、伍后恕老师、彭廷圭老师、张愈老师、何良丁老师、曾辛桂老师、仇纯秋老师、曾凡纯老师、​​李云瑞老师​, ​​邹子贤老师、卢达仁老师、贺兴​缉老师、王大能老师⋯⋯,还有医务室的医生护士​, ​也难以忘怀。这些老师,很多都是当时极左路线的受害者,饱经沧桑。1979年那时,有些老师甚至刚从牛棚中平反​平反昭雪​出来。他们一生教书育人,毫无怨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面对学生,他们总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高尚的师德塑造了我们纯洁的心灵,用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1981年,我顺利跳出农门,考入大学,从此改变了自己命运。   在众多老师中,伍后恕老师是我最喜爱的老师之一。认识伍老师是她教我高二化学课时。在我的记忆中,伍老师年轻貌美,身材苗条高挑,衣着端庄优雅。她是情窦初开的男生们的梦中女神,也是乡巴佬女生们的偶像模特。她朝气蓬勃,脚步轻快如风,进教室门时,面带笑容,给同学们鞠躬,然后蹦上讲台。此时,全班男女同学的眼光自然立刻聚集在伍老师的身上. 记得一天,伍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 1 摩尔 = 6.022 x 10^23。看着天文数字, 如何理解?我竞全身起鸡皮疙瘩,​搔头摸耳。伍老师此时对学生们的反应了若指掌。她一边出示化学试剂,一边解释道: 18.02克水含有1摩尔水分子, 58.44克食盐含有1摩尔氯化钠, 84.00克小苏打正好一摩尔碳酸氢钠, 1摩尔水分子含有2摩尔氢原子和1摩尔氧原子。⋯⋯,如此类推。多么深奥的度量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经伍老师通俗解释,顿时变...
我们的沈老师 王兰鹏 记得刚到美国留学时,总有人问我“你的英语那么好,是哪里学的?“。做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心里的答案不是读研究生时的北师大,也不是念大学时的外语学院,而是那所我至今魂牵梦绕,远在湖南蒸湘大地依山傍水的乡村中学——我们的母校衡阳县六中,以及教我五年,终生不能忘怀的那位总是夹着教案匆匆行走在晓云山上那丹桂飘香的校园的一位女老师——我们的恩师沈檍林老师。   上世纪的衡阳县六中,虽是当地名校,可四周的稻田,农舍和风物无一不在说明这是一个与城市毫不相干的地方,学校里教室桌椅更是充满了十足的乡土气息,人与人之间的日常话语几乎都是当地方言。   1978年秋,我在县六中开始读初一。开学典礼上,校长特别指出,学校决定从英语启蒙开始抓英语教学,特意安排英语教研组长、北师大外语系高材生、北京人沈檍林老师担任初中部英语教学任务,我们都很兴奋。第一次上英语课,只见沈老师,大约三十多岁,齐耳的短发,圆圆的脸上一副黑色的眼镜,满身优雅的书卷之气,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带着总是微笑的面庞,就这样出现在我们英语课的教室里。    记得那时,我们初中159班、160班的同学们尽管都是来自全县各乡的尖子生,但大多出身农家,许多人对着拼音都念不准普通话,由此可见,大家学习英语的天生条件并不好,同时,学校里的英语教学设备更不用说了,除了课本,没有任何音影器材和资料。沈老师就这样带着一群12岁左右的孩子,把自己当作一台不知疲倦的复读机,以标准好听的音色,开始了英文26个字母的教学,打开了我们向往世界的心扉,让我们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记不住读不准单词的发音是困难之一,于是同学们便五花八门地各显神通。在英文单词的上方,有的写上音似的汉字,有的标上拼音,有的兼而有之,整页教材行与行之间都没了空隙。当老师点名叫学生朗读句子时,那不伦不类还带着乡音的英语,风格各异。比如有同学非常流利地读出“土袋已死慢的(Today is Monday)”,也有同学略带迟疑地念着“贼……死闹的(That's not)”,那情景有如小品,能笑倒一片。沈老师没有笑。她非常严肃地说这是学习外语的坏习惯,让我们立刻全部擦掉,还要检查我们的课本是否干净。从此,每当老师带读单词或课文时,她总是抬起头,镜片后的那双眼睛无比犀利,扫向有六...
我和李孝友老师          135班   陈永纯     编者按:根据新民中学校友北美群的要求,在本文最后选录了139班王兰鹏的读后感。    初识李孝友老师,是在1978年秋季。那年9月,我有幸考入六中初中,入读初160班。入学不久,县里就要举办全县语文比赛。县里给六中初中部一个参赛名额,高中各年级的名额多一些。学校没有进行选拔赛,老师们推荐我作为初中唯一选手入选县六中代表队。当时,李老师是领队,由于时间久远,只记得代表队中还有来自高99班的张海涛同学,他后来考入浙大。代表队出发时,才第一次近距离见到李老师,他戴着一副黑边框银镜,大背头,风流倜傥,举手投足,很有文艺大腕范。大家从呆鹰岭乘坐公共汽车去西渡,一路上,谈笑风生。由于我年纪最小,李老师格外照顾我。李老师还问了我家里的情况,当他得知我母亲的名字后,很惊讶,并说:“你妈妈是很优秀的小教语文老师,难怪你语文水平不错”。自此,李老师就认识我了。以后在校园里每次碰面,师生都会打招呼。记得那时,李老师每个学期,都要在高中班举办全校作文公开课,我们初中两个班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常会被邀旁听,可能由于李老师认识我,亦或喜欢我,所以,课堂上李老师有时会亲点我回答问题,以满足我这个有抢答毛病的学生的需求。     初中毕业后,我进入六中高中,先在136班。一年级下学期,文理分班,我进入135班,语文老师就是李孝友老师。李老师的语文课,一直都是别开生面,同学们都很喜欢。李老师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两篇课文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李老师完全不用课本,抑扬顿挫地背诵,眉飞色舞地讲解,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沉醉其中。去年137班同学去看望李老师,李老师还能一口气背完《岳阳楼记》,令人叹为观止。也许因为李老师是作家,他对经典作品,更能讲出作者各处用词的精妙,回头你再去欣赏经典时,让你回味无穷。你看李老师的作品,遣词造句那都是十分讲究的。他在对我们习作的批改上,不仅有总体评语,也有字词的圈点。前几天,王云飞同学在群中忆起四十年前李老师曾对他的作文点评,印象深刻,至今感概:先生教诲,终身受益。  ...